设为首页 发送邮件 中文 | English  
首 页 | 新 闻 | 服务范围 | 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| 知识库 | 人才招聘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合作伙伴联盟俱乐部  

动态新闻 更多>>
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更多>>
知识库 更多>>

 
为什么在中国必须进行尽职调查

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,对未来合作的商业伙伴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都是十分必要的,此举可以大幅降低商业风险。在某些国家,获取信息就如同削苹果一样轻松,只需削去一层表皮,就能看到其下本质,得到富有价值的信息。然而在中国,尽管现今的信息渠道已极大改善,若要获取真正可靠的信息,仍像剥洋葱一样,需要层层深入才能一探究竟。

贵公司是在进行投资还是捐款?明智的公司或个人不会在没有尽职调查的情况下就进行投资,就像他们不会只凭提案就给人一张空白支票一样。不过,说不定他们会呢?

中国正在持续发展和迅猛改变,国内的商业环境也在稳步提升。2019年4月1日,中国实行了增值税改革,减少了个人所得税,旨在降低不断上升的成本。同时,2017年,国务院发布了两项 “关于促进进一步开放和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的通知” ,以简化政府的工作流程,改善中国境外企业的监管环境。

新的《外国投资者法》(FIL)也为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,该法旨在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,禁止合资企业(JV)中窃取知识产权(IP)的行为,消除政府官员强迫企业转让技术等非法行为。为使外商更容易进入中国,政府发布了一份简化的“负面清单”,允许外商进入更多行业,比如农业、矿业、制造业和服务业,并且使外商独资企业(WFOE)能够涉足更多领域。

然而,在这些积极变化的背后,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市场。例如,市场上依然存在着监管解读与实施指导不一致、法律与执法不明确的情况,此外,由于对外国企业监管不合规,风险也在日益增加。而最近的调查也显示,外国公司在接受税务审计和工作许可审查时,感受到了与本土竞争者相比不公平的对待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正试图通过政治宣传,推动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,保护知识产权。

我们不难发现欧盟和中国欧盟商会在中国国内外都施加了政治压力。截止2016年,欧盟委员会提出未来5年对华新战略,主张欧盟应在各合作领域促进互惠互利与公平竞争。而中国欧盟商会则从内部施加压力,正如其年度立场文件中提到的:

“我们不质疑中国最高领导层持续开放和改革的意愿,但现在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实施变革。仅仅是最高领导层推动改革开放是远远不够的,各级政府都需要积极拥护这一指导。毕竟,跨国公司面临的许多问题并不一定是由国家政策导致的,要归因于底层官员的监管不力,这些监管没有得到持续性的执行。虽然中国欧盟商会意识到了这些困难,但是我们的成员国企业不能无限期地等待这些亟需的改革。” ——中国欧盟商会主席Mats Harborn,《2018/2019执行立场文件》

那么,是不是该避免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进行投资?


只要你做了充分的尽职调查,那么答案就是否定的,因为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是商业的本质。“计算”这个词的使用是经过考虑的,因为商业决策本质上应当以可靠的信息为基础。任何专家都可以将失败的合资企业或业务视为不良投资,然而,是否有人此前考察过尽职调查的质量呢?事实上,这不太可能,因为母公司的董事会会把一切合理化为企业历史,宣称中国人是保护主义者。也许他们还会宣称自己是更聪明的合作伙伴,而实际上他们根本没完成自己的任务。

尽职调查的范围究竟包括哪些?


尽职调查的范围远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广泛得多,无论你在哪个国家做生意,为了了解潜在的合伙伙伴或市场,你都不应该吝惜金钱。寻求以下关键问题的答案是十分必要的:

管理。管理团队有哪些人?他们之前合作过吗?他们的想法是否能够融合?每个成员都能带来哪方面的经验?这些经验是否具有相关性?每个成员的关注点是什么?团队是否完整?

法律问题。在该国的投资是否合法?这个国家对该行业有哪些限制?公司是否在业务范围内经营(即,公司是否有越权行为)?当地合伙人用于注册新公司的固定资产,是否真的抵押给了银行?使用土地是否有许可证?公司的土地使用权是否有限制?知识产权归属于谁,或者未来谁将拥有该知识产权,已经在国内使用的的知识产权是否已经被注册,能否进行注册?

概念。项目的总时间安排是什么?产品是否在特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?是否存在知识产权、专利及商标问题?当地企业存在什么监管问题?该项目计划是否有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?

此外,考虑到过去几十年中国的众多改革和经济的巨幅增长,建议每个潜在的投资者和企业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尽职调查。就像在任何国家一样,无论你在哪里开展业务,都必须遵守当地法律。然而,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,当中国实施改革时,变化往往会迅速到来,让毫无准备的外国企业和投资者措手不及。无论在哪里开展业务时,保持对政府和当地法规的高度关注是十分必要的,在某些情况下,在中国更是如此。

鉴于所有这些(包括时间),习惯了发达国家业务速度的西方人,常常会对政府部门的复杂性和看上去过于官僚的状态感到不满。通过适当的尽职调查,商业项目可以构建更具有操作性的时间表,从一开始就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。

市场。现金流和生产预测情况如何?它们有哪些数据支撑?对公司产品或服务有多少需求?做过哪些市场调研,是否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?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是什么?未来的营销策略是什么?定价策略呢?竞争又如何?

资本需求。当前和未来分别需要多少资金?未来的资本结构是怎样的?是否有额外的资金需求?如果需要的话,何时、何地、在项目哪个阶段以及来源于谁?

财务报表。做未来三到五年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,对于已成立的公司来说,历史记录应追溯到相同时期。此外,了解中方合作伙伴的财务状况,包括财务报表是否“真实而公正”地呈现。同样,它们是否符合中国会计准则(该准则与IFRS接近)?管理报告和实地资料是否存在差别,差别是可以解释的么?

调查。对你未来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查也是同等重要的,找一个渠道广泛的调查员进行调查。这是对未来合资伙伴及其所有者做尽职调查的补充。

那么企业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?
首先,找对顾问。中国的会计体系复杂、法律和税收体系变化迅速,同时还有官僚制度控制,因此,不管在中国发展任何业务,寻求可靠、专业的建议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
第二,进行尽职调查。过去那些案例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经验就是,任何一家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,都必须进行深入的“全面尽职调查”。

否则,它可能会给你带来惨痛的教训!

 
公司总部: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SOHO现代城A座3012A室 100027 电话:(010)85803219 传真:(010)84467823 邮箱:wiz.li@duozhicpa.com.cn
Copyright © 2011 DUO ZHI CPA FIRM. Ltd, All Rights Reserved